随着各地新一轮惠民保产品的陆续推出配资导航,多层次医疗保障体系建设进展如何?
近日,安徽、深圳、上海等多个省份及城市的2025年版惠民保产品对当地居民开启投保。第一财经发现,“深圳惠民保”此次新增了包括质子重离子、机器人手术、钇90微球等在内的多个创新药品和治疗项目;上海“沪惠保”则将国内特药种类由原来41种扩增至48种,新增1个CAR-T治疗药品;而“安徽惠民保”则提供更多健康管理服务,包含齿科服务、癌症早筛、癌症靶向药用药基因检测优惠服务等。
支持创新药械
支持创新药械、覆盖更多健康管理服务正在成为惠民保产品持续运营的重要策略。
除了新增多个创新药品和治疗项目,此次“深圳惠民保”还拓宽了“港澳药械通”范围,如在原有9个“港澳药械通”药械的基础上,将阿培利司薄膜衣片(治疗晚期乳腺癌)、罗莫佐单抗(治疗骨质疏松症)等8个药品纳入专项保障。
脑机接口、AI医疗器械一类的新型疗法是否可有保障?普惠保险第三方服务机构、圆心惠保粤桂区域总经理王清霖告诉记者,目前,深圳惠民保虽未涵盖脑机接口、AI医疗器械等新型疗法,但未来,随着技术成熟、临床数据完善及支付模式创新,有望通过“试点纳入+动态评估”机制逐步覆盖。
“例如,惠民保可优先保障已获批国家创新医疗器械认证、且具有明确疗效的产品,同时,探索与药械企业、医疗机构的风险共担模式,在确保可持续性的前提下提升前沿医疗技术的可及性。”王清霖说。
记者还了解到,上述“沪惠保”产品的2025版新纳入了16个国内特药种类,包括甲磺酸奥希替尼片(治疗肺癌)、赛沃替尼片(治疗胃癌)、艾沙妥昔单抗注射液(治疗多发性骨髓瘤)等,而此前已纳入基本医保目录的不再由惠民保理赔;同时,药品适应证全部更新至最新。
沪惠保服务方、镁信健康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事实上,近年来,公众健康意识逐步增强,健康需求也呈现出多样化趋势。为此,惠民保需要在设计时不断拓展服务的价值链,去涵盖一些高频、真正有价值的健康管理服务;这不但满足带病体、老年群体的需求,还能持续提升保险获得感,进一步推动惠民保的可持续发展。
“如我们服务的‘内蒙古青城保’就纳入了包括生活福利、养生服务、早筛服务、健康管理、药事福利等在内的6大类24项健康管理服务;再如‘苏惠保2025’提供包含心理咨询、癌症筛查、线下购药折扣、中医福利等权益,提升居民的获得感。”该负责人说。
创新药械纳入惠民保应遵循哪些逻辑?上海创奇健康发展研究院执行院长俞卫告诉记者,由于惠民保是基本医保的补充,因此其具有普惠性、覆盖价格昂贵但疗效好、鼓励创新技术等特点。
俞卫表示,对于创新药械企业,要让自己的产品进入惠民保,首先,应关注自身产品的价值,只有对现有治疗手段有显著贡献的产品,才能优先进入惠民保,所以,掌握卫生经济评估的证据也是关键。其次,是采取创新的支付方式来缓解创新药械对保险预算的冲击;例如,可探索尝试按疗效支付,分期付款方案,使用量定价等措施来推进。第三,是建立打包支付的方式,让保司、患者能够确定好各自支付的额度。
与丙类药品目录衔接
作为具有广泛性质的普惠性保险,惠民保应如何与丙类药品目录衔接?
上海市卫生和健康发展研究中心主任金春林认为,由国家医保局牵头和组织的丙类药品目录制定工作,可以降低险企与药企之间复杂的谈判和沟通成本,进而提升创新药的覆盖效率,真正识别出创新药的价值,并以适当的价格落地,该过程集合了国内专家的整体力量,这些要素很关键。
“惠民保与丙类药品目录制定工作的衔接,可以提升行业标准化程度,减少一些重复评审的成本,但该过程也存在一些挑战。”金春林表示,第一,是存在数据孤岛与利益的协调的问题。这主要在于不同险企的药品清单存在差异,如何在平衡好险企各自利益的基础上调整药品清单,这涉及到数据、隐私以及商业机密等方面的把握。
第二,现阶段,不同险企的精算能力各有不一,但创新药械的赔付规则,风险预测等依赖于长期的、有效的大样本数据的积累。这需要第三方服务方联合险企、药企共建风险评估平台,加强整体的测算能力。
第三,丙类药目录的前期设计,是否或者如何与惠民保的药品清单衔接,还需要由设计方(如行业协会等)来明确准入标准和动态调整规则。这需要设计、制定过程透明化、公开化,并试点区域联保的模式。
王清霖也表示,为使得惠民保更好地与丙类医保目录衔接,惠民保一方面需要进行清单的动态调整,即紧跟医药市场和临床需求,及时纳入有效创新药械,定期结合赔付与费用控制评估调整目录;另一方面也要做好数据支撑工作,即通过分析参保人群医疗数据与疾病谱,明确各地医疗需求,为目录制定调整提供依据。
“此外,各地惠民保产品还需要更多地加强与医保部门沟通,借鉴管理经验,优化保障与报销,避免重复或空白;推动商保目录标准化,统一保障与理赔标准,来整体提升服务水平。”王清霖说。
举报 第一财经广告合作,请点击这里此内容为第一财经原创,著作权归第一财经所有。未经第一财经书面授权,不得以任何方式加以使用,包括转载、摘编、复制或建立镜像。第一财经保留追究侵权者法律责任的权利。如需获得授权请联系第一财经版权部:banquan@yicai.com 文章作者邹臻杰
相关阅读提高商业健康险的赔付水平并更好发挥其对创新药械发展的支持作用,既需要加强保司自身的产品创新和销售创新,也需要加速产业端的数据合作,更需要“三医协同”。
329 04-29 18:16商业健康险药品目录与基本医保目录定位不同,需明确定位和划清边界,实现政策协同,发挥商业健康险的保障优势。
255 03-24 11:58目前正在制定中的“医保丙类药品目录”,以及推行多年的“惠民保”,都可以成为罕见病药物的重要支付渠道。
471 02-27 20:19市场需求的刺激下,健康险产品正如雨后春笋般涌出。但是能否真正吸引参保、维持较长时期内的增长,保司的个中艰难,冷暖自知。2025年,健康险行业将经历怎样的期望、争执或失落?
310 01-16 09:47惠民保产品的政策性将持续显化。《健闻咨询》从多方渠道获知配资导航,国家医保局或即将发文,明确医保局在各地惠民保产品运营中的权责边界。
103 2024-12-20 09:33 一财最热 点击关闭尚美配资网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