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解放战争期间,我军与蒋军在各大战区进行激烈决战时,主力部队被划分为四大野战军。彭德怀、刘伯承、陈毅和林彪分别担任四大野战军的司令员正规配资网站,这些部队在不同战区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与他们相比,贺龙虽然没有直接指挥任何一支野战军,但他主要负责后勤保障工作,为前线的胜利提供了坚实的支持和保障。
然而,1955年评选十大开国元帅时,贺龙排在了陈毅之前,位列第五。这一排名为何如此引人注目呢?在解放战争期间,陈毅领导的第三野战军无论从战斗力还是实际贡献来看,都应该排在四大野战军的前两名,和林彪的第四野战军相媲美。若单从解放战争时期的表现来看,陈毅的地位应该高于贺龙。但是,评定开国元帅的标准并不仅仅是看解放战争时期的战功,还要综合考虑整个军事生涯的贡献和影响力。
展开剩余70%回顾整个军事生涯,贺龙的地位和经验略微超过了陈毅。红军时期,贺龙的军事经历和地位都在陈毅之上。贺龙是南昌起义的总指挥,后又领导了桑植起义,多次成功建立起规模较大的革命武装,并且担任了红二方面军的总指挥。这个时期,贺龙的军事才能和领导地位得到了广泛认可。相比之下,陈毅虽然在井冈山时期是著名的“三巨头”之一,但他的实际职务和履历不及贺龙,尤其是在中央苏区时,陈毅曾遭遇过一定的打压,这一方面与当时上级错误的决策和思想有关。
陈毅在红军时期的最大遗憾就是他没有独立领导过一次成功的武装起义。尽管他曾参与南昌起义并和朱德共同发动了湘南暴动,但这些行动都不是他单独领导的。与贺龙、彭德怀等其他领导人相比,陈毅的起义经验相对较少。贺龙在南昌起义期间担任了第二十军的军长,而陈毅则是以较低的职务作为团指导员参与南昌起义,两人之间的职务和级别差距明显。
在抗日战争期间,陈毅担任了新四军军长,而贺龙则是八路军120师的师长。尽管两人职务在当时看似相当,但实际上,贺龙在八路军成立时就已经担任120师的师长,而陈毅直到皖南事变后的1941年才接替叶挺成为新四军军长。因此,贺龙的抗战经历更加丰富,担任的重要职务也更加有影响力。
尽管如此,陈毅在解放战争时期的表现确实超过了贺龙,他所指挥的第三野战军在战争中的表现突出,尤其是在粟裕的军事指挥下,取得了许多胜利。然而,在评选十大元帅时,贺龙依然排在了陈毅之前,体现了他更早期的军事资历和较长时间的领导地位。
综合来看,贺龙在解放战争前期确实表现突出,尤其是在组织和后勤方面有着深远的影响力,而陈毅的突出贡献则主要出现在解放战争后期。1955年,贺龙在评定开国元帅时排名高于陈毅是合情合理的,充分考虑了两位将领的历史地位和军事贡献。
发布于:天津市尚美配资网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